2013年5月15日

亞非移民 - Chincha / El Carmen, Peru

<<<< 上一篇:小展的家 - Imperial / Cañete ; 下一篇:窮人的龜島 - BallestasPisco  >>>>

《南美 2012 - 秘魯 22
199 days South America 5th trip

欽查(Chincha Alta或毡乍埠)位於利馬以南260公里,她看來與普通秘魯鄉鎮分別不大,若要追溯探究華裔及非洲裔秘魯人的根源,與其極富特色的黑人食物、音樂和舞蹈,必要來到欽查一帶走走。



毡乍埠和鄰近地區(包括其海岸對出的欽查羣島),是過往被賣豬仔的華工受勞役之地,19世紀末期,數以萬計的華工,被安排在莊園做苦工或在海島上採集鳥糞,生活慘無人道。至上世紀中,華人待遇已大大改善,當時鎮內大市場四周繁盛街道,八成都是由華商經營的土產雜貨店,濃烈的華人文化一時無兩。

前來毡乍的外國遊客,眼光都會集中在15公里外的黑人小鎮卡門(El Carmen)及聖何塞(San José)莊園兩地,這一帶亦是屬於欽查省區(Provicia de Chincha,四處盡是一望無際的大莊園農場,種植甘蔗、玉米、棉花、葡萄等農作物。其實,早期廣東華工大批湧現,原因與大莊園及黑人有莫大關連。

在伊姆鎮(Imperial)認識的華人廚師小展,建議我們來毡乍埠了解有百多年光景的華人社區,更不可錯過具有三百多年歷史的聖何塞莊園。資料顯示,聖何塞莊園建有地下室、地道,本來作防衛及逃難用,漸漸變質為折磨黑奴的秘密刑房,內有物品如腳鐐枷鎖等酷刑工具!1879年年底,三百多名黑奴因不堪壓迫,憤而起義,甚至殺死莊園主,加促了黑奴制度的結束。


我們來到聖何塞莊園前,見高牆厚壁,無法窺探,不得其門而入,聞說她正被改裝為高級渡假酒店,查詢看門人員,竟要求每人付50美元入場費!半點也不肯退讓,我們唯有放棄參觀,帶著無奈的心情離去。

19世紀末期,莊園主為了解決勞動力問題,華工成為變相的黑奴代替品,對比早期黑人及華工的遭遇,我們愈覺兩者相近。生存的智慧,就是解決問題,先求活下去,再求活得快樂、精彩、無憾! 在毡乍埠的華人,尤其先僑,身無分文地來到,飽受堪苛勞苦,彷如在沙漠中,好不容易長出的花!

擺放在毡乍埠中華會館大堂的牌匾,光緒辛丑(1901年)立,上寫有「浩氣靈魂」大字,是對當時眾多華僑的最佳鼓舞。2007815日,毡乍發生8.5級大地震,中華會館遭嚴重破壞,有心人從凌亂的廢墟中找回牌匾,經修補後現存於利馬中華通惠總局內。


現今毡乍埠及卡門鎮都發展特色旅遊,特別在每年的二月及十一月,舉辦具特殊黑人風格的音樂及舞蹈節慶,尤其在音樂方面,方盒箱形的鼓器 (Cajon) 及以馬或驢顎骨制成的敲擊樂器(quijada),皆原創於秘魯非洲裔人。

轉車來到卡門黑人埠,她的中央廣場及老教堂很具殖民懷舊風格,廣場上種了許多棕櫚樹,非常粗壯及高大,也顯得底下的人矮小,這裡也曾是召集黑奴的地點,至今鎮上仍有不少黑人後裔居住,他們雖只佔全秘人口很少數,但他們的音樂、舞蹈很有非洲格調,而自創特別的樂器,足以為之自豪,他們有擔任導遊,開設餐館、民宿、酒吧,是少數嚮往文化之旅的另類背囊友的愛好地點。


現在,無論是黑奴或是華人豬仔工,已是湮沒的歷史,但他們曾為生活所付出的努力,惠及後繼者,是值得我們追念。


Travelled in Chincha Alta, Ica Región, Perú
17~19 Feb, 2012 


更多 相片 more photos >>> El Carmen + Chincha


<<<< 上一篇:小展的家 - Imperial / Cañete ; 下一篇:窮人的龜島 - BallestasPisco  >>>>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