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歐洲 2017-烏克蘭 1》 《歐洲 2017-俄羅斯 11》
回顧初抵外高加索,在巴庫(Baku, Azerbaijan)旅館認識一位在莫斯科某大學任教的中年講師,言談間知道他是社會主義的支持者,對於蘇聯(USSR)瓦解仍然耿耿於懷,事隔廿多年,回到巴庫看看他出生成長之地,見見親友,跟不小老一輩的俄羅斯人一樣,非常懷緬昔日蘇維埃時代的光輝歲月。
不過在外高加索遊歷期間,接觸到的本地居民,大多對於能脫離蘇俄獨立,都表示十分高興。1991年隨著蘇聯瓦解,東歐多國紛紛獨立,包括俄羅斯在內,都要發展成為真正民主自由的國家,當時很多人認為,東、西方的冷戰和衝突將會結束。
事隔廿六年,真實的情況是,東、西方仍存在著很大的矛盾,彼此的價值觀、思維和行事方式很不同,人民生活仍舊困苦,真正的民主制度仍未落實,大多數存在的問題沒有解決。
從高加索經陸路(overland)去歐洲,主要有南、北兩條路線,南線由格魯吉亞(Georgia)入土耳其(Turkey),北線自俄羅斯(Russia)進烏克蘭(Ukraine)。這次旅程我們選擇了北線。
離開小國阿布哈茲(Abkhazia),正式結束高加索旅程,由小鎮新阿豐(New Athos)進入俄羅斯阿德列爾(Adler)市,又重新獲得14日逗留期,天大地大的俄國,若非如此接駁免簽期,真正是 “好快玩完”,長途旅行要以繞道方式,曲折路線是樂趣,亦是跌宕關鍵,有時可能難以估計,錯失預算。
另一個更曲折的情況,莫過於應對 “戰爭狀態”,而今所在,正正是近在咫尺。
阿德列爾是屬於大索契(Big Sochi)區之城市,2014年舉辦冬季奧運的主要場地,全國交通樞紐,頻密火車往來各地,包括聖彼得堡、莫斯科,甚至北極圈城市,所以阿布哈茲過關阿德列爾出發往其他地方,是非常多選擇。
陸路去歐洲,下一站是烏克蘭,2014年克里米亞(Crimea)被俄吞併後,烏、俄兩國全面交惡,這條最理想往烏克蘭東南歷史名城路線,行不得也哥哥!
屋漏偏逢連夜雨,烏克蘭東南部的頓內次克(Donetsk)和盧干斯克(Lugansk),也透過公投宣布獨立,兩州親俄 “民兵” 與政府軍激戰至今,是屬於戰區,亦不可取道。
剩下來可以通行的範圍已大大收窄,有機會貫通兩地,最近的選擇僅餘俄羅斯別爾哥羅德(Belgorod)與烏克蘭東北部卡爾可夫(Kharkov)之間,我們必須 “兜大圈” 從這關口進入。
此繞道自阿德列爾北上至卡爾可夫歷24小時火車 + 8小時巴士行程,中途要在沃羅涅日(Voronezh)住宿一宵,剛抵埗遇冷鋒大降溫,跌至10 ºC以下!
爾哥羅德每天有多班直通車往來卡爾可夫,戰爭狀態下車票不賣給敵人/外來人,我們再三要求,售票員打電話問過上頭,才肯售票。抵逹俄、烏關口見 多條過境行車道被石屎鐵線陣封閉,剩下單線,長長私家車、貨柜車龍,有限度開放下,巴士只放行烏克蘭人民出入,其餘旅客一律只准入不准出!
自俄出境較暢順,烏方過關時間花超過一小時,要在漆黑寒風凜冽下車,步行至百米外的工作室被查問… 來歷、行程等等…,關員(軍隊)態度嚴謹,並不官僚。
入境手續辦妥後,握手笑口贈兩句 “Have a nice trip… You are good people !”
Traveled from Athos, Abkhazia… Adler + Voronezh + Belgorod , Russia … to Kharkov , Ukraine
27th ~ 29th September 2017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